“双11”购物狂欢节刚过,想必有不少“铲屎官”给自家主子囤了猫狗粮。譬如小编就为家里一次性囤了十几袋猫狗粮,比起平时购买节约了不少钱。不过今早打开新闻,一条消息引起了小编的关注。
草甘膦检测
近期,康纳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超市里购买到的18款猫狗粮进行了科学检测,结果发现每一款食品都含有疑似致癌物的除草剂草甘膦。虽然检测出来的含量在每日安全容许摄入量之下,可以说是比较低的,但是对于体积较小的动物来说,长期服用之下,这一含量又是否安全无害呢?
实际上,草甘膦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一般来说,草甘膦的用途在于去除农作物周边的杂草,尤其是对于多年生根杂草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因此,生产者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经常会选用草甘膦作为除草剂,但是也因此疏忽了过量使用或者污染作物导致的草甘膦残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农残之一。而这些残留草甘膦的农作物也就顺着生产流程一步步来到农贸市场或者被制成各种食品在商场出售,最终被端上人们的餐桌或者到了猫狗等小动物的餐盘。
那么,食用过量的草甘膦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草甘膦致癌又是否属实?为此,小编又继续在网络上查询草甘膦的相关资料,发现另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知名燕麦品牌爆出草甘膦超标!新闻指出,市面上常见的一款国际知名品牌的燕麦片存在草甘膦含量超标的问题,长期食用的结果就是容易致癌。但是专家对此抱持的态度依然是半信半疑,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草甘膦是否致癌这一结论存在争议。比如,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认为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而世界卫生组织却认定草甘膦可能致癌。
持相反意见的双方没能彻底说服对方,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的争议仍在持续。不过基于可能致癌这一观点,不少国家开始暂停草甘膦产品的使用,食品当中也开始禁止检出。相比于力挺草甘膦的英国、荷兰等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洲其他国家坚决要求禁用草甘膦,并推出了一系列加强控制食品中草甘膦残留的安全措施。小编认为,就我国而言,也有必要加强对食品中草甘膦含量的监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科学仪器加以检测,避免含量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的保障必须从源头抓起,因此加强对土壤中草甘膦残留量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检测土壤中草甘膦含量的主要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等。近年来,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提升,国内外出现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新技术,可以更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草甘膦含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色谱仪、质谱仪等分析仪器进行检测之前,要使用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离心机、分析天平等设备进行土壤样品的前处理,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接下来就是食品及水质中草甘膦含量的检测,其方法与土壤检测类似,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还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技术进行测定。不过,化学分析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过低,相对来说不太适用于草甘膦残留量的分析。化学发光法在针对草甘膦原药的检测当中表现优异,但是对于食品和水质中草甘膦残留分析的灵敏度不太理想。目前在众多检测方法当中,还是色谱相关的技术使用最为广泛,准确度也更高。然而,这些技术所用到的色谱仪、质谱仪等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也十分繁琐,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未来,简化操作步骤、减少检测成本、加快分析速度将会是食品和水质中草甘膦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
小结:尽管现在对于草甘膦是否致癌这一问题暂无定论,但是凡事还是要未雨绸缪为好。目前欧美等国家已经陆续对草甘膦采取了管控,我国也有必要加以重视。不仅要从草甘膦产品的生产上进行监管,还要对农作物生产者进行教育培训,倡导合理用药,切忌误用滥用。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食品、水质中草甘膦含量的检测,避免含量超标的食品进入市场,对于猫粮、狗粮等宠物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